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13年6月15日至23日在成都市隆重举行。我市获得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最佳展览奖和优秀表演奖。
6月15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瑜华,市政府副市长吴应刚带领市文广局及各县市区观摩人员100余人,赴成都现场观摩了第四届非遗节开幕式及首场演出。同时,参观指导了达州市渠县刘氏竹编专题展示馆,东柳醪糟、徐鸭子、观音豆干、渠县呷酒等展销项目。
在非遗节期间,代表达州的国家级非遗名录《渠县刘氏竹编》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达州馆进行了现场活态展示、实物产品展销,并结合文字图片,运用多媒体、灯箱等方式充分展示刘氏竹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制作技艺和流程,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显示出特色亮点和水平,文化部非遗保护司司长马文辉、原文化部非遗保护司副司长屈盛瑞、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等领导专程来达州渠县刘氏竹编馆参观指导,并与刘氏竹编国家级传承人刘嘉峰亲切交谈;大竹东柳醪糟、宣汉徐鸭子、大竹观音豆干、渠县呷酒等项目在展销区进行了展销,共销售刘氏竹编、东柳醪糟、徐鸭子、观音豆干、渠县呷酒1000余件(个、瓶),价值数十万元;来自通川区的《巴渠童谣》、渠县的《渠县耍锣鼓》、宣汉县的《土家山歌连唱》、《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大竹县的《竹乡唢呐梦》等非遗绝活在22日的达州主题日活动现场,进行了集中展演,共展演2场,同时与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进行了互动,现场教授渠县耍锣鼓的打法、大竹竹唢呐的吹法,并赠送了达州非遗产品,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达数千人。通过参加第四届非遗节活动,向国内外和与会代表,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进一步提高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了达州的影响力。(文/吴国民 吴胜 图/吴胜 周慧 杨践)
第四届非遗节首场演出
达州展馆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瑜华,副市长吴应刚参观达州非遗(渠县刘氏竹编)主题展馆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瑜华,副市长吴应刚参观达州非遗项目(渠县呷酒)展销区
通川区展演的《巴渠童谣》
渠县展演的《渠县耍锣鼓》
《渠县耍锣鼓》互动现场
宣汉县展演的《土家山歌联唱》
大竹县展演的《竹乡唢呐梦》
《竹乡唢呐梦》互动现场
宣汉县展演的《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现场观众品尝宣汉徐鸭子
记者采访现场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