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 首页banner
  • 四川省文化馆
  • 自定义广告名称
  • 自定义广告名称
  • 1
  • 2
  • 3
  • 4
  • 5
  • 新闻资讯

  达州市文化馆组织选送的小品《调解》在2012年12月11—15日,参加了中国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在天津市北辰区举办的“天穆杯”全国第三届“新农村、新文化、新风尚”小品展演(决赛)中荣获一等奖,达州市文化馆获优秀组织奖,谭仕海获“十佳演员奖”、“十佳创作奖”,《中国文化报》于2012年12月19日在头版头条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对编导谭仕海老师作了重点介绍。

  “在小品创作中,名人写名人演的作品在电视晚会在被放大,而活跃在更广阔舞台的绝大多数草根写草根演的作品往往被忽略。其实,全国各地都有写农村小品、演农村小品的队伍。四川省达州市文化馆的谭仕海是小品《调解》的编剧,生于农村、当过工人的他没受过一天科班训练,但对当地农村的生活很熟悉。《调解》中两个邻居为一棵枣树的归属问题一直矛盾不断,村派出所王警官巧妙调解,最终使他们和好如初。该小品在当地演出300多场,深受群众欢迎。天津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治邦认为,小品的形式创新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源于生活,生活气息越浓,触角就越多。”

  的确,对于小品的创作,需要编导和表演者在艺术、生活、技巧上的修养达到一定高度的统一,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小品,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我们相信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上,谭仕海老师将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老百姓喜欢的小品,为我们达州人民增光添彩。



返回顶部